被PSLE评分制度搞得焦头烂额?别担心,你并不孤单。
PSLE成绩单。很多补习中心也会用成绩单来作为推广,以显示补习中心的水平。


图片来源:Google搜索,版权为原网站所有。
每年,新加坡无数家庭都在为小六会考(PSLE)奔波——这场考试不仅关乎成绩,更决定着孩子中学的入学方向。然而,自2021年起,随着“Achievement Level”(AL)的全面推行,这项制度正朝着更公平、更透明、更减压的方向改革,原有高度竞争的T-Score制度已经成为历史。
这一转变,为每个孩子的成长旅程带来了全新的意义。家长必须了解评分方式的转变,才能做出明智的升学决策。别担心,这份指南将用最简单、最清晰的方式,一步步帮您拆解这套复杂却至关重要的教育制度。

什么是PSLE?为何评分制度这么重要?
PSLE(小六会考)不仅是小学阶段的最终考试,更是所有学生通往中学阶段的“入场券”。分数不仅决定能进哪所学校,更影响学习路径和未来发展。

PSLE评分制度的三大核心功能:
- 升学定位
- PSLE成绩是中学分配的主要依据
- 决定孩子是否符合目标学校的录取门槛
- 课程分流与学习路径选择
- 新推出的“全面科目编班”(Full Subject-Based Banding, 简称Full SBB)制度,更加灵活
- 学生可根据个人学科能力,选择难度适合的课程组合

- 铺路未来发展
- 某些具有特色课程的中学,对成绩优异的学生敞开大门
- 成绩虽然重要,但只是衡量潜力的一个维度
- 教育体系更强调个性化发展,支持每个孩子按自己的节奏前进


小贴士: 家长若能熟悉PSLE评分制度,就能为孩子量身定制适合的学习支持与升学规划,赢在起跑线也赢在“转弯处”。
从T-Score到AL:评分制度改革的背后逻辑
过去的T-score模式,以同届考生之间的对比为核心——也就是说,不是比你学得多,而是看你比别人考得好不好。问题逐渐显现:
- 学生的排名往往因一两分的细微差距而产生巨大变化。
- 微小的分数差别可能导致中学派位结果截然不同。
- 在年纪尚小的孩子之间制造了不健康的竞争氛围。
- 为了“比别人强”,学生和家长都背负了沉重压力,家庭焦虑情绪明显增加。
更健康的新选择:AL评分制度
为了解决上述弊病,新加坡教育部推出了“积分等级制”(Achievement Level,简称AL)。这一新制度强调“学生对知识的掌握”,而非“与他人的比较”。它带来了以下积极变化:
- 去除微差分数带来的内卷焦虑,大幅降低学生心理压力。
- 以绝对标准评估学生表现,而非依赖同侪之间的相对排名。
- 每科成绩采用AL1至AL8等级划分,取代以往复杂的加权总分方式,更直观易懂。
- AL评分制度下,乍看竞争没有那么激烈了,但是不要忘记,给定的学生数量不变,给定的中学学位不变,给定的中学名校不变,那么AL制度下同分的情况就会很多,只要比别人更高分,才能掌握绝对的优势。所以也就是说1分之差,就是天差地别。
AL制度让教育回归本质——关注孩子真正理解了多少,而不是比别人高了多少。
剖析AL评分制度
什么是 AL 成绩?
在新版PSLE评分制度中,学生每一科目的分数将被归入一个相应的“积分等级”。具体分数对应如下:
积分等级 | 原始分范围 |
AL1 | 90–100 |
AL2 | 85-89 |
AL3 | 80-84 |
AL4 | 75-79 |
AL5 | 65-74 |
AL6 | 45-64 |
AL7 | 20-44 |
AL8 | 20以下 |
关键点提炼:
- AL1 表示表现最优,AL8 为最低等级。
- 在AL1至AL4这四个等级中,分数段更窄,有助于更精准地区分优秀学生。
- 从中段至低段(AL5至AL8),分数段跨度加大,有助于减缓学生间的微差竞争压力,避免过度内卷。
PSLE科目如何对应AL等级?
PSLE的四大主科——英语、母语、数学与科学——统一使用相同的AL等级制度进行评分。
举例说明:
学生在科学考试中获得88分 → 属于AL2等级
学生在数学考试中同样获得88分 → 也归入AL2等级
PSLE总分如何计算?逐步讲解一看就懂
学生的PSLE总分是四个主科的AL等级分数相加而得出的。以下是一个详细示例,帮助家长更直观理解整个评分流程:
计算范例:
- 英文:82分 → 属于80–84分区间 → AL3
- 2. 母语:74分 → 属于65–74分区间 → AL5
- 3. 数学:91分 → 属于90–100分区间 → AL1
- 4. 科学:88分 → 属于85–89分区间 → AL2
总分 = 3 + 5 + 1 + 2 = 11
在新制度下:
最好的成绩是4分(四科全为AL1)
最差的成绩是32分(四科全为AL8)
总共有29种可能的总分,范围从4至32不等。
孩子的PSLE成绩对中学派位意味着什么?
中学分配组别
自2024年起,所有中学改为以“中学分配组别”(Posting Groups)方式取代以往的“快捷/普通(学术)、普通(工艺)”分流。以下是成绩与入学分组的对照表:
PSLE总分 | 分配组别 | 中一时多数科目的起始程度 |
4 – 20 | G3 | G3(最高难度) |
21 and 22 | G2 or 3 | G2 or G3 |
23 and 24 | G2 | G2 |
25 | G1 or 2 | G1 or G2 |
26 – 30 (英文与数学至少AL7) | G1 | G1 |
中学志愿填报流程
学生收到成绩后,家长可为孩子提交最多6所志愿中学(第一志愿为最想入读的学校)。以下几点务必注意:
- PSLE总分是决定派位的主要标准,AL分低分者优先。
- 本地公民优先录取,其次为永久居民,最后才是国际学生。
- 若学生分数相同,则志愿顺序优先者将被优先考虑。
建议策略: 请家长按真实意愿排序志愿学校,不要仅根据录取几率预测结果。在分数相同的情况下,排名靠前的学校志愿顺位将成为关键决胜因素。
- G3(快捷课程 Express)
- 通常PSLE总分介于4–22分
- 课程内容最广、难度最高
- 学生进入G3级别课程
- 四年后参加GCE O水准考试
- G2(普通学术课程 Normal (Academic))
- 通常PSLE总分介于23–25分
- 学习节奏适中,注重基础
- 学生修读G2或G3组合课程
- 四年后参加N水准考试,优秀者可进入O水准课程
- G1(普通工艺课程 Normal (Technical))
- 通常PSLE总分为26–30分,英文与数学至少达AL7
- 以实践操作和技术技能为主导
- 多数科目为G1水平,可搭配部分G2课程
- 四年后参加N水准考试,以技术教育为主线
成绩不理想还能转换源流吗?
当然可以!新制度赋予学生更高的灵活度,只要表现优异,就能申请转源流:
普通工艺 → 普通学术: 在中学阶段表现突出、N水准成绩优异,即可申请转入
普通学术 → 快捷课程: 中三时可通过“O水准课程通道”转换,通常需要N水准成绩5分或更好

家长常见问题答疑专区
- 什么样的PSLE分数算“好”?
- 4–8分: 成绩极佳,可申请新加坡最顶尖的中学
- 9–15分: 有较多优质中学可供选择
- 16–22分: 中等表现,大多数能进入快捷课程
- 23–25分: 可能需要更有针对性的学科支持与辅导

- AL制度比T-Score制度容易吗?
- 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评分理念
- 考题难度保持不变
- 侧重“掌握知识”而非“与他人竞争”
- 分数带更宽,压力减少但考试不变轻松
- PSLE的最高与最低成绩是多少?
- 最高(最好):4分(四科全AL1)
- 最低:32分(四科全AL8)
给家长与学生的实用备考建议
重理解,轻死记
新评分制重在“理解与应用”,鼓励学生掌握核心知识而非技巧记忆。
合理安排模拟测验
定期做模拟题有助于了解自己大致落在哪个AL等级,并找出弱项针对提升。
及时关注MOE最新公告
教育政策不断更新,关注官方动态,避免错过重要信息。
心理健康同样重要
养成良好的学习节奏、充足休息与身心调节,有助于保持学习动力与专注力。
如今的PSLE评分制度,体现了新加坡教育现代化的坚实步伐。它不再是“成败一考定”,而是鼓励多元发展、包容个性差异的关键转折点。